知心理,来希律
登录
希律 > 文章知识 > 心理健康

归因理论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王炫博 2021-12-20 16:51:06

记得笔者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叫作《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里就是根据一个又一个的自然现象做出的归因。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心理学中也有一个归因理论,那么,什么是归因理论,它在生活中又有哪些案例呢?

书

什么是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的,她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为了有效地适应环境,会对身边环境的各种社会行为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解释;简单的来说,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那么,归因理论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哪些案例呢?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归因理论无处不在。我们总喜欢为自己的一些错误的行为找理由,就像上班迟到一样,同样的迟到,有人会说闹钟没响,有人会说路上堵车,有人还会说天气不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迟到这件事归因到外界环境身上,这种归因也是自我逃避责任的一种途径或方式。

同样,在学习中,这样的归因理论也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一个男孩数学不好,老师会将其归因为孩子调皮不用功,他只要用功就会学好。但是倘若一个女孩子的数学学不好,他就会将这个归因为学数学得我难度大,女孩子学起来比较费劲,没天分。实际上,两者都是不同的归因,而前者是积极的归因,会促使孩子努力,但是后者却是消极的归因,它会让孩子放弃。

总的来说,积极的归因可以实现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而消极的归因,则是逃避问题,拒绝解决问题的一种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尽量多做到积极的归因,少一点消极的归因,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相关测试:测一测你是病娇吗? 相关测试:从朋友圈风格,测测你的性格关键词!
测一测:你知道你的依恋风格吗?
A、我总是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 B、我相信TA,也会给对方很多空间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