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一直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位“美男子”——“那喀索斯”的故事。
“那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和水泽女神“利里俄珀”的儿子。在他出生后,他的父母跑去求神示,想要知道自己孩子将来的命运。神示说:“不可使他认识自己。”可是他的父母当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只是从此决定不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样子。
随着“那喀索斯”渐渐长大,他金发飘飘,身材健硕。如神一样俊美的他,自然吸引了非常多的爱慕者。所以,每个地方,只要他一出现,当地的男女老少都会争先恐后的想要一睹他的风采。“那喀索斯”对这种爱慕早就习以为常,他从不对人们做出任何回应。因此,虽然他的俊美家喻户晓,但是他的冷酷无情也是人尽皆知的。
仙女“厄科”因为他的残忍拒绝而消逝。男青年“阿弥尼俄斯”也由于他的拒绝而忧心自杀,并且在临死前向复仇女神祈祷:希望“那喀索斯”得到惩罚。复仇女神听到“阿弥尼俄斯”的祈祷后,进行了回应。她让“那喀索斯”在泉水里看到了一个俊美的人。“那喀索斯”被水中的人儿所倾倒,深深的爱上了他。
而水中的人儿就是他自己的影子。当他与水中的人儿对话的时候,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当他想亲吻水中人儿的时候,他一碰水面,人就消失了。几天后,他又在池子里见到了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儿,相思成疾的他,为了和水中的人儿永远在一起,他直接跳进了水中,然后越沉越深,直至消失不见。
神女们听了“那喀索斯”的死讯后,纷纷前来悼念他,她们的真情最终感动了宙斯。在“那喀索斯”消逝的水边,一朵美丽的水仙花悄悄的长了出来。
“那喀索斯”因为爱恋自己而跳水自杀, 所以他成了世人眼中自恋的象征。
那么,什么是自恋呢?
我们常会听到有人说:“XX,他真的是太自恋了。”“自恋”这个词,好像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它包含有批评的意味。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们对它的一些看法。
弗洛伊德写到,我们在婴儿时期深信世界(至少是令人激动的部分)源于自己。我们爱着自己,对我们似乎能做那些绝妙迷人的事情感到欢天喜地。他称这个阶段为原始自恋。
我们继续来看看心理学家克雷格•马尔金的观点,他认为,自恋是指人的一种过度的自我意识,即人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而且自觉独特,十分崇拜自我,甚至妄自尊大……它既不是一种无法改变的性格缺陷,也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更不是可以被社交媒体传播的文化瘟疫。因为它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普遍的人类倾向:自觉独特的动力。
有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明,绝大多数人都深信自己是独特的、唯一的,自己比其他人要更好。如,曾有一位知名的女作家,她参加了一次专门研究她诗歌的活动。在活动中,有人将她和一位著名的外国作家相提并论,她却认为自己是独特的,那位外国作家也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赞同人们将他们做比较。
像这位女作家这样的自恋者,在我们身边好像并不罕见,但他们似乎又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恋者有不同的人格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外向型,内向型(脆弱型,隐蔽型或过敏型),共享型。
外向型自恋者会比较喜欢在公共场所炫耀自己,让自己成为焦点;内向型自恋者看上去十分害羞,为人处事比较谦虚谨慎,不太喜欢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共享型自恋者常常乐于助人、乐于倾听,他的梦想是成为“慈善家”和“馈赠者”。
自恋人格的复杂性,肯定不是这三种类型就可以包含的,可能还存在其他类型,只是暂时没发现。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自觉独特都是其首要动力。
来源:《自信向左,自卑向右》拆书解读
在《自信向左 自卑向右》一书中,马尔金博士提出一个颠覆性的新模型来理解这个经常被误解的词。马尔金认为,自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自觉独特的分布谱,每个人都在绝对无私到绝对自大之间变化。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