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有一些嫉恶如仇的人。他们只要看到身边出现了一些恶性事件,就可能会对其进行过度解读,甚至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抨击他人。那么,为什么有人会嫉恶如仇呢?心理学的诺博效应告诉你答案!
为什么有人会嫉恶如仇?心理学的诺博效应告诉你答案!
诺博效应是指,副产品的道德效价影响行为意图判断的现象。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人在做了一件在他看来属于中性的事情后,会产生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人们在评价这件事时,也会更倾向于认为消极效果具有主观的故意性,而积极效果往往会被忽视。
也就是说,人们在看待一件事的时候,总喜欢关注这件事的负面效果,而忽略正面效果。
诺博效应最早是由实验哲学家Knobe提出的。他在一项实验中,给被试者呈现出了两种相似的场景,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伤害条件和有利条件。
场景1:伤害条件
某公司管理者向老板提议说:“我们正在试图进行一项新的计划,这项计划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收益,但却会污染环境。”老板回答:“我不在乎这件事是否会污染环境,我只关心公司的收益。”于是,公司开始了这项计划,环境也因此受到了污染。
被试者被提问:“你认为这个公司的老板是故意去破坏环境的吗?”结果超过八成的人都认为,老板是故意去做这件事的,并因此去抨击这个老板不是一个好人。
场景2:有利条件
还是刚才那个场景,管理者对老板说:“这个计划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收益,还能改善环境。”老板回答:“我只在乎收益,不关心会不会影响到环境。”于是,公司开始了这项计划,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被试者被提问:“你认为这个公司的老板是故意去改善环境的吗?”结果只有两成的人认为老板是故意去保护环境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依然认为老板不是一个好人。
这个实验结果引起了Knobe的兴趣,这两个场景的逻辑结构都是一样的,老板的话术也是类似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按理说,在第1个场景中,这项计划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他们是该抨击老板,但是为何会对第2个场景中,他们大多数人对这项计划所造成的正面影响无动于衷呢?
Knobe经过哲学探讨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去指认一个坏人,而不是去认可一个好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会嫉恶如仇。
那么,诺博效应为何会产生呢?
有人说过,嫉恶如仇,是利他也是利己。
当他们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一件具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的时候,他们习惯于将自己代入进去。他们会思考:“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的身上会怎么样?如果将来我遇到这件事,没人为我发声会怎么样?”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去指认这件事中的一些坏人,因为他们要为好人发声。
那么,为什么他们很少会去指认一个好人呢?这是因为,一般的好人好事有很多,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好人好事并不会很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情绪,所以他们会无动于衷。而坏人坏事更能激发他们内心的负面情绪,从而对其实施抨击。
总的来说,人们之所以会嫉恶如仇,可能是与诺博效应有关。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