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是谁
自我效能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个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和评价。自我效能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班达拉克提出,并作为他长期研究自我影响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班达拉克,从不同角度分析他对心理学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
1. 个人经历
艾尔伯特·班达拉克1925年生于美国纽约州的Bronx区,家庭环境贫困。班达拉克年轻时对学习感到厌烦,也因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原因经常缺席学校。16岁时决定回到学校,认真学习,考上了纽约大学,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班达拉克在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前,曾是一名教师。他的人生经历让他深知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也印证了自我效能理论的理念。
2.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旨在解释人们对自己成功的信心和预期。班达拉克认为,凭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思考、情绪和行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熟练程度和能力认知到位时,就会更积极地追求目标。这与行为主义者强调的奖励和惩罚不同,班达拉克强调的是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心理状态和过程。
3. 将自我效能与社会学习理论相结合
班达拉克将自我效能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相结合,认为人们习得和发展自我效能感是通过精神和社会加工,以及人际交流获得的。这意味着,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受到了社会、文化、教育、工作经验、成就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它可以解释个体在不同环境中、不同情境下表现的差异。当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克服障碍,取得成功时,就会表现出更好的动机、积极的兴趣和自我激励的表现。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