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归因是指个体在行为结果出现时,将其归因于外部因素的一种认知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将行为结果归因于环境、他人或运气等外部因素,而非个体自身的能力、动机或性格等内部因素。外部归因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当我们考试成绩好时,可能会说是老师讲的好,或者题目出得简单;而当考试成绩不好时,则可能会说是题目出得难或者不公平。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外部归因的相关内容。
外部归因有哪些
一、外部归因的类型
外部归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情境归因、他人归因和运气归因。情境归因是指个体在行为结果出现时,将其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因素。例如当一个人在游泳比赛中表现不佳时,可能会说是因为游泳池的水质不好;而当一个人在考试中表现不佳时,可能会说是因为考场的气氛太紧张。他人归因是指个体在行为结果出现时,将其归因于他人的影响。例如当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时,可能会说是因为上司给了他很多机会;而当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不佳时,则可能会说是因为同事没有配合他。运气归因是指个体在行为结果出现时,将其归因于运气的好坏。例如当一个人在买彩票中中奖时,可能会说是因为运气好;而当一个人在投资中亏损时,则可能会说是因为运气不佳。
二、外部归因的影响因素
外部归因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体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情境因素等。具体来说,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导致外部归因的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个体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在亚洲文化中,个体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此外,个体的性格特点也会影响外部归因的产生。例如性格内向的人更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情境因素,而性格外向的人则更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他人因素。情境因素也是影响外部归因的重要因素,例如个体的情绪状态、所处环境的压力等。
三、外部归因的作用
外部归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轻个体的责任感。当个体遭遇失败时,能够将其归因于外部因素,有助于减轻个体的责任感,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二是促进自我改进。当个体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时,能够促使个体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能力;三是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时,能够增强个体的自信心,有助于个体更加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消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个体的努力程度。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时,会降低个体的努力程度,因为个体认为成功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作用;二是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当个体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时,容易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因为个体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只是将责任推卸给了外部因素;三是影响个体的认知能力。当个体过度依赖外部归因时,容易影响其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导致认知偏差的产生。
综上所述,外部归因是一种常见的认知模式,它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外部归因,既要认识到外部因素的重要性,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