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理,来希律
登录
希律 > 文章知识 > 心理健康

自我效能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小希 2024-01-08 09:47:56

自我效能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自我效能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自我效能是一种人们对于自己能否有效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感受,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那么,自我效能的概念是谁提出的呢?这是一个引人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自我效能的历史

自我效能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阿尔伯特·班杜拉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也是当代心理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并于1977年发表了《自我效能: 对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能力信仰的理论表述》一文,深入阐释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自我效能的内涵

从班杜拉的理论来看,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有效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感受。这种信念基于过去的经历和期望,它既反映了自我能力的评估,也反映了对任务难度的评估。

自我效能在个体行为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个体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信念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更容易克服困难和挫折。相反,当自我效能信念较低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消极、沮丧、自卑等情绪,可能会放弃或不敢尝试完成任务。

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对于个体的自我效能,有多个方面的因素会产生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经验:过去的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个体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会产生一定的自信心和信念,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如果经常遭遇挫折和失败,可能会降低自我效能。

模型学习: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学习他们的技能和策略,也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产生影响。如果个体观察到他人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会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反之,如果观察到他人失败,可能会降低自我效能。

社会评价:个体的自我效能还会受到外界社会评价的影响。当个体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会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相反,如果得到否定或批评,可能会降低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应用

自我效能的概念和理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工作领域,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来激励员工的积极工作和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相关测试:测一测你有多在意别人看法? 相关测试:测一测你容易“发疯”吗?
测一测:你知道你的依恋风格吗?
A、我总是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 B、我相信TA,也会给对方很多空间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