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受到过度依赖于第一印象或预设印象的影响,从而产生片面和武断的结论。刻板效应会导致人们对他人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固化化,忽略了个人差异的存在,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刻板效应是什么
“刻板效应”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Lippmann在1922年提出,用于描述人们在感知和判断外部世界时所出现的武断和偏见。其在社交生活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下面就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刻板效应。
一、社会角度
刻板效应在社会角度下表现为人们对群体或社会的武断性评价,进而把这种评价运用到个体上面。由于部分人表现出来的行为或事件导致整体的观念转变,因此人们也常常过度依赖于自己的刻板印象,而忽视个人的特殊性。比如说在民族问题上,人们常常将个体的行为归为某一种族的特质,甚至将这种特质运用到全体人民,从而导致民族偏见、歧视或甚至种族主义的产生。
二、心理角度
刻板效应在心理角度下表现为人们在接触其他人时,由于获得的信息不足或不完整,而过度依赖先前所接触到的一些信息,进而对这个人产生了一些固定而片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常常被称为“刻板印象”。当有新的信息出现时,人将其解释为是符合之前的印象,而不是更新自己的印象,因此,刻板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见。
三、心理学角度
刻板效应在心理学角度下表现为人们判定他人表现的主要依据是刻板印象,从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用,比如说人们容易忽略每个人的背景、经历、生理特征、情感、心理状况等个体差异方面的因素影响,从而将他人分类和简化成一个标准化或者刻板式的群体。
四、应对措施
由于刻板效应的存在会导致误解,歧视和不公正的评价,所以我们要尽力消除或减轻刻板效应。应对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立沟通:多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了解他人的经历和观点,打破自己的局限性。
2. 多元化的媒体:通过新闻、电视剧、电影等途径,增加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加强领域多样化的理解。
3. 接受培训:参加培训课程,了解多元文化的背景与经验,提高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与理解。
4. 构建清晰的写作、编辑文档:严谨、准确的写作,有利于在评判他人时避免刻板印象。
5. 留心自己的情绪:观察并了解自己的情绪,这有助于在发现自己有刻板印象时及时消除这种印象。
总之,刻板效应是我们需要时时警惕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以避免其产生的偏见、错误和不公正。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